本帖最后由 瑶寨阿贵 于 2010-2-4 15:20 编辑
(征得本文主人公同意,楼主在此发表《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总结》一文,以企通过该主人公的经历,引起各位对瑶族优秀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关注。)
一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传承人,本人按照国务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传习活动
首先,在连南县三排镇油岭小学中开办了“瑶歌传承班”,逢周三、周五各上一节课,向瑶族小学生讲解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瑶歌的历史、内容、曲调、音律,并根据不同内容选用合适曲调亲口传授瑶歌,培养了小学生从小爱瑶歌、唱瑶歌、自觉传承瑶歌的民族忧患意识。同时,举办了6期开放式瑶歌传承班,共培训社会青年250多人次。
其次,利用瑶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并参与三排镇油岭村“开唱节”活动。瑶歌的传播与认知,往往依赖于某些重大的民间性活动。因此,本人从保护和弘扬瑶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以及检验瑶歌传承班效果的角度出发,向油岭村“两委”提出恢复“瑶族开唱节”活动的建议,并组织13支群众演出队伍,在今年农历7月7举办了场面浩大的丰富多彩的瑶歌竞赛活动,经传承培训的群众演员大展身手,得到村民的肯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再次,主动参与连南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瑶歌的传习活动。瑶族原生态“耍歌堂”是本届艺术节中的一项“重头戏”,本人积极配合油岭村“两委”,牵头组织参与“耍歌堂”活动的各路人马,按部就班展现瑶族“耍歌堂”的原生态风貌,在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瑶歌这一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也得到传习。
二、认真开展对外宣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传承人,本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外开展瑶歌的宣传工作,以达到加强保护的目的。
2009年,本人三上北京、一下澳门和广州,参加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弘扬瑶族民歌的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同行老师,收获不少。
3月,本人走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瑶族专辑栏目组,作为“连南瑶族风情”专题节目特邀嘉宾,有幸向全国观众讲述自己对瑶歌的见解,现场演唱了优美多调的瑶歌,让原生态的瑶歌登上了最高级别的全国性舞台。4月和6月,又分别走进CCTV-音乐台,参加国庆联欢晚会和红歌家家唱比赛,并以瑶歌形式演唱的红歌获得该场赛事的亚军。
11月8日,作为瑶族代表,本人参加了在佛山举行的“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切关注。18日,本人应邀出席在澳门举行的回归十周年艺术专场——《百越流金》演唱会,一首深情的原生态瑶歌,获得满堂喝彩,也让世界人民了解并认识了瑶歌。
瑶歌——是瑶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56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瑶歌——以她那优美的旋律,开始在全国唱响,在世界唱响!
一年来,本人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并深入澳门,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全国瑶族同胞给予的;能得到这样的荣誉,是全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给予的!我将珍惜这些机会和荣誉,在瑶族耍歌堂传习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继续走下去。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 唐买社公(执笔:瑶寨阿贵)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
|